暮春四月,明媚的春光洒满了天山北麓的原野。
当一簇簇粉白色的海棠花开满了整个小院的时候,新疆建设兵团第七师团13连贫困户郝家顺家中来了位武警“上门亲戚”——武警兵团总队某支队人力资源股股长欧阳海星将慰问品递到郝家顺手中。
迎客进屋,宾主坐定。郝家顺憨厚的笑容盖不住忧愁的心情,他有一肚子话要说给这位“武警亲戚”——
“今年春耕……”
“家里小孩上学……”
欧阳海星听完后,紧紧拉着郝家顺的手说:“老哥,以后家里有困难随时跟我联系,我们是一家人,我帮你想办法。”
郝家顺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
就在此前,这个支队与13连组织了一场脱贫攻坚结对认亲活动,22名副营职以上干部分别与13连的22家贫困户一一结对认亲,承诺“一对一、一帮一”,军民同心、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
“老一辈兵团人为了解放和开发新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他们的后人因多种原因而致贫,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有义务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结对认亲活动欧阳海星是第一次参加。
13连位于伊犁州奎屯市以北,共有居民户人,多年以来,因患疾病和家中变故等原因而致贫的困难户约占居民总数的六分之一,脱贫攻坚形势十分严峻。自年以来,这个支队主动对口帮扶,把参与打赢驻地脱贫攻坚战作为党委工程,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严格对表“六个精准”要求,先后20次到该连队调研分析致贫原因、挖掘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六年帮扶计划”,坚持开展“一对一、一帮一”结对认亲活动,在生产、生活上帮助他们脱贫,走出困境。
“依靠组织管党员、统揽脱贫攻坚工作,关键是要先有个好支部。”这个支队注重发挥部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独特优势,针对13连“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学历低”等突出问题,率先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以共建促党建,以党建促发展,采取“支部对支部、党员对社员”的结对方式,与该连队结成共建对子,投入2万元帮助13连党支部规范会议室、活动室、党务公开栏和宣传橱窗等设施。支队领导利用走访之际,为13连党员干部群众宣讲党的扶贫政策,共同展望建设美丽乡村的美好前景,帮助贫困群众打破禁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汇聚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正能量。支队还捐赠书籍册,帮助规范理论学习、组织生活、党务公开等制度落实,共同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签名宣誓、看望慰问贫困党员等活动,为扶贫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据了解,这个支队还先后斥资35万元,帮助连队修缮道路、改善居住环境和卫生面貌。
“送钱送物只能治标,要想标本兼治就必须拔穷根,搞产业扶贫。”该支队政治委员安会永在调研中了解到,很多村民想致富却苦于无门无技术。为此,支队与村干部共同帮助扶贫对象找到适合自己的致富途径,因地制宜发展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牛羊养殖等项目,帮助成立了畜牧业合作基地,邀请自治区养殖技术专家来13连进行“技术扶贫”,计划每月分批对村民进行技术帮扶培训,使村民能够学到一技之长,不断增强脱贫致富能力。
在新成立的畜牧业合作基地,困难户张红林谋到了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他高兴地说:“我不会辜负大家对我的关心,一定努力搞好生产,争取早日走上致富路!”
摄影:陶小帅黄泽聪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作者:黄超杨果果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