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副中心城市是一个省仅次于省会城市的城市,副中心城市既不等同于省会城市,也不等同于计划单列城市、特区城市,而是与其它地级市在级别上相等,只是领导体制与其它地级城市有所不同,即副中心城市的市委一把手由省委、省政府领导兼任。不久前,云南省发布了《关于支持曲靖市建设云南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年,要基本建成云南副中心城市。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将乌鲁木齐市打造成为全疆主中心城市,将喀什市、伊宁市、库尔勒市、克拉玛依市、阿克苏市打造成为副中心城市。因此,城镇规划君今天就来研究新疆究竟有哪些城市符合自治区副中心城市条件,经科学研究,喀什、伊宁、库尔勒、“奎独乌”四座城市具备成为自治区副中心城市的条件。
一、中心城市与副中心城市的概念
(一)中心城市内涵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个区域的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城市,也可以认为其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是区域内最高的城市。中心城市是区域内经济增长的核心,首先,中心城市拥有优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区位条件和交通设施,它能够作为一个地区商品集聚和扩散的枢纽,并作为一个连接周边城市的中心节点。其次,中心城市应具备强大的综合水平,在经济实力、产业结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居民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要明显高于区域内其他城市,具有一大批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此外,中心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更快的速度,因为其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心城市依靠科技的持续投入和创新人才的培养,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最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心城市的城市功能和社会保障体系也更加完善,金融、文化、教育等都领先于区域内其他城市。在区域内发挥着促进城镇化进程,交通与技术传输、市场改革等职能作用。
(二)副中心城市内涵
湖北社科院研究员秦尊文基于湖北省情提出,他认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指在一省范围内,城市综合实力排名全省前列,对周边城市有一定的经济辐射力,并拥有较强的生产、服务、交通、物资集散、旅游和文化等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功能,与主中心之间具有一定的地域产业分工特征,但与主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可以被赋予带动周边区域发展重任的特大城市或大城市”。所以,湖北省便提出了设立襄阳市和宜昌市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以带动武汉市辐射不到的鄂西北和鄂西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省域副中心其主要功能其实是省域的经济副中心,而经济副中心则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通常是行政区域)形成的与经济主中心结构、功能相似但数量、水平有差别的次级增长极。其主要特征是:
一是具备比较完整的经济结构。一二三次产业同时兼具,加工制造、技术创新、生产性服务均成体系,产业多样化特征明显且按照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规律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比如浙江省的宁波市、湖北省的襄阳市和宜昌市。
二是具有城市体系的全部特征。人口众多、市场腹地广大、服务业发达、交通通信便捷、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比如河南省的洛阳市和南阳市。
三是需要与区域内主中心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因为省域副中心具备与主中心相似的功能性特点,因此其应该具有自身的辐射范围且不与主中心产生交集,否则将会被纳入主中心的辐射范围并成为一体化地区。比如新疆的喀什市和伊宁市。
四是副中心与主中心之间具有一定的地域产业分工特征,并体现各自的产业发展、市场潜力与辐射范围,但产业结构具有相对的一致性与趋同性。比如海南省的副中心三亚市主导产业是旅游业。
五是培育建设副中心主要是分担主中心的城市功能,缩小与主中心的城市发展差距,以副中心城市为核心发展带动广大腹地区域发展,缩小区域之间差距,实现省域内各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比如贵州省的遵义市和江西省的赣州市,这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已经快要追上省会城市贵阳市和南昌市了。
二、新疆建立自治区副中心城市的必要性
(一)确立副中心城市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
年国家领导到新疆考察时就指出:“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年7月,国家领导在考察新疆时指出:“随着我国扩大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深入推进,新疆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把新疆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新疆作为我国向西发展的桥头堡和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面积达万平方公里,七普总人口达到了万人,但全自治区14个地州市人口分布不均,区位、资源条件不尽相同,自古以来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形成乌鲁木齐市一支独大的发展局面,这一情况应该得到充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