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援疆一世情缘,二项目跑赢加速度托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m.39.net/pf/a_4412323.html

三年援疆一世情缘(二):项目跑赢“加速度”托起牧民增收新希望

富民兴疆,产业发展是关键。三年来,扬州援疆指挥组把产业带动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打造创业就业载体,激发内生发展动能。随着一个个项目的开花结果,越来越多的新源农牧民在家门口端上了“金饭碗”,圆了就业致富的梦想。

新源县地处伊犁河谷,水草肥美,畜牧业发达。然而,当地普遍是家庭作坊式生产,缺乏深加工龙头企业,相当比例的产品只能在本地自产自销。针对这一情况,扬州援疆指挥组在新源县“双创园”东区投资余万元,新建了7栋标准化厂房,并招引技术先进的农牧产品深加工企业投资、落户。

“新源县新优格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杜文轩:我们来之前预计投资1.2个亿,但是扬州援建,包括基础建设,帮我们完成了1个亿的投资,我们后期就可以把资金利用到生产和项目上来。

由于前期配套到位,下个月,乳制品和肉制品厂房就有望投产。

“新源县新优格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杜文轩:预计5栋厂房全部启动起来后,整个产值在一个亿以上,可以解决到个就业人数。

在新建成的甘陈生态酿酒厂,清澈的原浆酒刚刚出炉,烧酒工阿布都肉苏力忙得不亦乐乎。他介绍,家里有一儿一女,自己以前没有正式工作、收入很不稳定,如今入职酒厂,生活更有盼头了。酒厂负责人则表示,新源的水质好,又是高粱、玉米产区,企业在园区落户,未来的发展不用愁。

新疆甘陈生态酿酒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巍:我们目前是需要20来名工人,二期我们可能需要更多。

扬州援疆指挥组产业招商处处长孙峰:三年来,我们先后赴内蒙、河南、江浙沪、福建、四川,十多个省区,进行了小分队招商。三年来,共落地项目13个,协议招商资金44.3亿元,落地资金19亿元,直接带动就业过千人。

除了引进重点项目,扬州援疆指挥组还因地制宜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创业驿站,促进牧民就近创业就业,吐尔根乡的牧民库丽加西·巴斯布尔提汗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伊犁州新源县吐尔根乡牧民库丽加西·巴斯布尔提汗:开店之前,她在家里无业,家庭主要靠养殖、种植为生。

据她介绍,当地的哈萨克族家庭,长期习惯于丈夫放牧挣钱、女性留守在家。直到一年多前,扬州援建的创业孵化基地在家门口落成,她的生活有了新希望。

“伊犁州新源县吐尔根乡牧民库丽加西·巴斯布尔提汗:开店以后也是挺开心的,因为自己也有了一份收入,也为这个家庭解决了一些负担。

“记者:收入能有多少啊?

“伊犁州新源县吐尔根乡牧民库丽加西·巴斯布尔提汗:冬季旅游淡季,一个月都有呢,现在的夏天是旅游旺季,0、都有的。

“伊犁州新源县吐尔根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木黑提·达吾提:通过建孵化基地,还有创业驿站,对我们集体经济的壮大,还有牧民的致富增收,还有基础设施的完善等方面,给了巨大的支持。

产业援疆结下“甜蜜果”,得来却非常不易。第十批扬州援疆干部的三年任期几乎和新冠疫情完整重叠,指挥组调整策略、统筹调度,千方百计落实重点项目的建设工作。

“扬州援疆指挥组规划建设处处长傅士斌:我们克服疫情影响,从紧从早准备人、机、料也就是施工的班组、材料以及施工的机械,我们把工人实名制封闭化进行管理,基本上没有受到多大的疫情影响。材料我们提前通过线上的沟通来预定,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后,组织科学的内转。

“扬州援疆指挥组财务处处长畅卫剑:资金管理的好坏,也影响到援疆工作的质态。工作中,我们主要是通过保支出、保规范、保安全,来进行资金管理。

三年间,经过全体扬州援疆干部的靠前指挥、协同作战,投资1医院投入使用;投资万的新源县中学城配套设施、投资0万元的新源“双创”园顺利交付;并且,实现了援疆基建大项目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创造了实力援疆的“扬州速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25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