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天山网
天山网记者巴莎·铁格斯
“如何找到心理危机的学生、帮助处在危机中的学生?”
近日,伊犁丝路职业学院(筹备)邀请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任李玲玲通过线上的方式给丝路学院全体班主任作了《心理危机学生的识别与干预》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疫情下,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较多,李玲玲老师讲的识别和干预的方法正好用得上,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参与培训的云丽娜老师说。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是丝路学院班主任技能比赛赛前系列培训之一。
江苏省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多年来大赛成绩稳居全国前列。他们还将德技并修、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运用到教育对口支援事业中,持续提升受援地师生技能水平。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名单日前公布,江苏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试点单位伊犁丝路职业学院(筹备)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与维护赛项荣获国赛一等奖,实现新疆代表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一等奖零的突破。
江苏援疆团队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强化技能大赛赛前培训,重点围绕专业教学标准和真实生产过程,着重培养选手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意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挥部的支持帮助和援疆团队的协调下,4支入围国赛的队伍于去年5月初前往江苏,分赴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4所学校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专业集训,为国赛取得佳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江苏各学校拿出本校最强专业,集中优质教育资源,精准对口援建伊犁丝路学院(筹备)的一个专业群,这一新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单打独斗”的援疆方式,有利于援疆教育人才与新疆教师和管理人员形成合力,将疆外管理、教研、培训、教改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带到受援学校,集中发展一批示范性学校。
据统计,年,江苏援疆资金投往伊犁教育领域4.3亿元,年4亿元,教育援助资金在援助总资金中占比达21%以上,重点支持“组团式”教育援疆学校提升硬件水平、建设示范阵地、培养培训人才、打造优势学科。
江苏省采取“院长+中层处室负责人+骨干教师”组团式援疆模式,以中组部计划内选派为主、支教教师为辅、柔性人为补充,分两期从江苏35所职业院校选派15名援疆教育人才和40名支教教师、16名柔性人才来伊犁开展援疆工作,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29名、占53%,极大地充实了学院教师队伍。
在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挥部的牵线搭桥下,援疆团队深化“以校包系”“人带人”帮扶模式,组织38所江苏高水平院校对口帮扶伊犁州属职业院校,2所开放大学对口帮扶伊犁州开放大学。伊犁丝路职业学院(筹备)先后与江苏7所高水平职业院校签订共建协议,开展教学管理指导、相关专业跟学结对等工作。江苏13所高水平院校线上精品课程资源免费向伊犁对口院校师生开放。
“调动后方优质教育资源,为受援地培育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是‘组团式’援疆的根本着力点。”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朱斌说。为推动教育援疆发挥实效,江苏一手“补短板”、一手“拉长板”,援疆前方指挥部联合受援地组织部门研究制定“组团式”援疆三年行动计划,跟进配套考核评价办法,通过“青蓝结对”“优质课比赛”“课例评选”等方式,最大限度整合援受双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