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布查尔靠科技赋能让液体菌种开出致富花

“今年我种了21亩天山红菇,收入超过11万元,明年我要扩大种植面积。”12月25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海努克乡琼博拉克村村民肉孜买买提·亚尔信心满满地说。

以前,肉孜买买提种植玉米,每亩收入约元。

近几年,察布查尔县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产业园不断培育食用菌新品种,进行液体菌种扩繁,助力乡村振兴,帮助农民致富。

该公司从年开始从事菌种研究、菌包生产,其间遇到很多技术难题。

公司技术总监陈永欣介绍,技术团队在做真菌和细菌分离时遭遇难题,向专家求教后,利用真菌菌丝的“爬壁”特性,在培养基中做“断桥”,使真菌菌丝“爬”过来,细菌过不来。

这项实验的成功,给了技术团队莫大鼓舞。

“在做液体菌灭菌实验时,液罐总是感染,做了几十次都失败了。”陈永欣说,一次,他忘记给高压灭菌罐起罐,第二天来看,意外发现液罐已变成真空状态。

“这次‘失误’启示我们,要在高压灭菌罐没完全冷凝前,就往罐里注入净化空气,防止罐内蒸汽冷凝后形成负压倒吸未经净化的空气,此后再没出现杂菌感染问题。年3月,公司成功突破技术难关,液体菌种扩繁成品率从最初的40%提高到95%,成本大幅降低。”陈永欣说,“制作2万个菌包,用固体菌种做,成本约1万元,而用液体菌种做,成本仅余元。”

“以往,农民从甘肃、山东等地购买菌包。今年用公司生产的菌包,成本降低了一半。”陈永欣说。

“这是伊犁州首家掌握液体菌种扩繁技术的公司。”伊犁州科技局农业科技处负责人徐超说。

该县良繁场香菇种植大户黄卫国说:“以前自己制作菌包,很累,我最多能种4座棚。现在用产业园的菌包,品质好,能种6座棚,每座棚纯利润2万多元。”

如今,该公司已成功扩繁羊肚菌、大球盖菇、猴头菇、双孢菇、红托竹荪等十几个菌种。

产业园实验大棚里安装了传感器,技术人员通过手机可随时掌握大棚里的温度、湿度变化,远程操控,并复制优选数据,指导农民种植菌菇。

公司不仅带动附近村民就业,还给该县各乡镇种植户送去菌包和技术,阔洪齐乡、加尕斯台镇、海努克乡等地的村民在温室、林下种植菌菇。今年,该县种植菌菇亩,收入余万元,明年计划推广种植亩。

如今,农民种植的各类新品种菌菇热销,产业园生产的菌种远销和田、阿克苏、阿勒泰、塔城等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49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