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十年倾力倾情倾智对口支援民族地区,8

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9月27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听取了省政府所作的《关于江苏对口支援西藏新疆青海等民族地区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江苏根据党中央部署,倾力倾情倾智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累计安排财政性援助资金逾亿元,实施援助项目个,86.3%的援助资金投向民生和基层。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决扛起光荣使命

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江苏对口支援西藏拉萨市,新疆伊犁州(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七师)、克州,青海海南州,是全国承担对口支援任务最重、范围最广、派出干部最多的省份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把做好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倾力倾情倾智抓好对口支援。代表省政府作报告的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李侃桢介绍,-年,江苏累计安排财政性援助资金.09亿元,实施援助项目个,建成了一批促发展、补短板、强弱项的民生项目,办成了一批暖人心、顺民意、惠民生的好事实事,为助力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贡献了江苏智慧和江苏力量。

记者了解到,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对口支援西藏(含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涉藏州县)、新疆(含兵团)绩效综合考核评价中,江苏对口支援西藏(含海南州)、新疆工作8次被评为综合绩效最高等次,助力脱贫攻坚、保障和改善民生等31项工作被评为专项绩效最高等次,产业援藏、文化教育援藏、“组团式”医疗援疆等多个经验做法成为在全国交流的典型案例。

取得这些成绩,来自于江苏对对口支援工作的高度重视。这十年,对口支援工作连续被纳入省“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纲要》,江苏省科学编制对口支援专项规划,每年都将对口支援工作列入省委工作要点、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年初明确年度主要任务及责任分工,年中调度援助项目进度和规划重点任务实施情况,年末全面进行总结评估,推动工作高质高效完成。

对口支援中,江苏始终坚持产业造血,立足受援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助推受援地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李侃桢介绍,实施产业支援促进就业项目个;累计帮助招引产业合作项目余个,投资总额超亿元,已经投产或开工建设项目突破个,到位资金超千亿元。

江苏发挥园区建设管理优势,通过选派管理人才、援建园区基础设施、援助完善园区功能、帮助开展招商引资,与受援地合作共建30个产业园区,实现受援县(区)全覆盖,打造受援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载体。拉萨达孜工业园区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家区级工业园区,经过10年的持续援建,目前园区GDP和财政收入均占达孜区的90%以上。

始终坚持改善民生、促进就业

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始终是江苏对口支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江苏把80%以上援助资金投向民生和基层,不断加大教育医疗和城乡基础设施援建力度。

这十年中,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是重要局部战场。江苏组织实施了一批老百姓急难愁盼的民生项目,累计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及配套设施项目个,实施县乡村三级卫生医疗基础设施项目个,建成25万余套农牧民保障性住房,惠及受援地各族农牧民群众80万余人。经过共同努力,拉萨市4县(区)、伊犁州2县、克州3县、海南州5县全部提前脱贫摘帽,9.7万户、36.9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江苏主动对接受援地,摸准富余劳动力就业需求,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就业,强化援助项目带动就业,注重培训激励就业创业,助力当地近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通过组织开展面向西藏籍新疆籍高校毕业生的政策性安置专项招聘工作,-年江苏面向西藏累计提供安置就业岗位个,共接收安置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名。

聚焦卫生医疗,江苏十年来助力受援地市、县、乡、村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医疗“组团式”援助,医院医院工作,受援地基层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其中,拉萨市4家受援县(区)医院,1家创成“二甲”、3家创成“二乙”医院;医院管理及医疗体系建设,制定诊疗规范91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9项,帮助建设海南州医院区域医疗中心;通过持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伊犁州项技术空白、新疆自治区项技术空白。“组团式”援助克州医院,帮助该院成功创成“三甲”。

聚焦教育事业发展,江苏通过援建教育基础设施、改善教育教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有力促进受援地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拉萨江苏实验中学被当地群众誉为“家门口的内地西藏班”。与此同时,江苏持续办好内地民族班,江宁高中海南民族班今年高考再创佳绩,普通理科班最高分达到分,列青海省第39名;文科班中7人进入青海省民考民文科前10名,最高分,为青海省第一。

智力支援精准对接受援地稳定改革发展所需

人才是第一资源。根据受援地稳定改革发展所需,-年,实施智力支援项目个,通过科学选派干部人才,帮助培训干部人才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助力受援地打造了一支既会做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又会做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干部人才队伍。

年以来,江苏累计选派名干部人才赴对口支援地区工作,现有名在对口支援地区工作。报告评价说,援派干部人才任实职、干实事,编制并推进一批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变成蓝图,谋划并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农村产权交易、行政审批制度、行政综合执法等改革事项落地见效,青稞育种、牛羊繁育、土壤改良等技术攻关实现突破。他们还当好种子、做好桥梁,各民族干部群众在交流中加深了解,在生活中建立友谊,在工作中升华感情,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

对口支援中,江苏还着力为受援地打造“带不走”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通过“请出来”“走进去”,广泛开展就地培训、赴苏培养、双向挂职、跟班学习,注重“实体办班+远程教学”互补,累计培训60万人次。采取“基地+智库”培训培养模式,江苏帮助拉萨在江苏6所院(党)校建立人才培训和现场教学基地;通过实施各类人才计划,帮助克州培养领军人才名、骨干人才名、后备人才名。

过去十年,交往交流交融活动持续深化。-年,实施交流交往交融项目余个,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向关键群体倾斜、向基层延伸、向社会拓展、向青少年深入。依托江苏优质文化教育资源,江苏支持文化教育设施建设,积极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年实施文化教育项目个,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李侃桢表示,江苏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统领,坚持顺应民意、保障民生、凝聚人心,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对口支援与双向协作相结合、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做好对口支援各项工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陈月飞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308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