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张骞叙说,刘彻就派兵远征15万里拿下

北京治疗白癜风价格 https://m.39.net/disease/a_5416226.html

公元前年,前往联络西域的大探险家、被匈奴扣押13年之久的张骞,以衣衫褴褛流浪汉的模样,回到了长安城。在听完张骞带来的消息以后,汉武帝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地图,拥有宏图大志的他当即就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要在有生之年内,一定向两个地方进军。那么,刘彻的目光究竟有多长远?为了一战必胜,竟然长征1.5万里,留下的成果让我国受益至今,究竟是如何打下的?途中又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

在汉武帝刚即位的时候,有一次和匈奴打仗,抓了不少俘虏。从俘虏交代的情况中,汉武帝得知在敦煌和祁连附近有一个游牧民族,名叫大月氏。匈奴和大月氏几次交战都以大月氏的失败而结束,大月氏经过几次战争后,只好往西边迁移,躲避匈奴的追杀,一方面又想把匈奴打败。

公元前年,汉武帝了解这些情况后,认为汉朝可以和大月氏联合起来对付匈奴,于是派张骞带领一百人出使西域。张骞一行人从陇西(今甘肃临洮)出发,当走到河西走廊时,却被匈抓到了匈奴王庭(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附近)。

单于知道汉朝想联合大月氏一起讨伐匈奴,就把他们软禁起来。

到公元前年,张骞在匈奴生活了十年。有一天,张骞等到了匈奴人戒备松懈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带领使者们逃出了匈奴的领地。

逃出来后,张骞才得知西域诸国之间发生了冲突,在乌孙(今伊犁河流域)和匈奴的打压下,大月氏去了大夏国(今阿富汗)。

张骞决定先去西南边的大宛,一行人从塔里木河向西,过了库车、疏勒,翻越葱岭,终于到了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大宛国王得知张骞等人的经历后,表示愿意把他们送到大月氏。大宛国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个繁荣富强的国家,巴不得和汉朝交好,只是匈奴阻挡在中间,无法联系汉朝,张骞的话无疑给大宛国王吃了一颗定心丸。

不多久,大宛国就派了几名随从和翻译,带着张骞来到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康居王接着派人把他们送到大月氏。

当张骞把汉武帝的想法和大月氏的人们说了之后,竟然遭到了拒绝。因为大月氏现在的位置水草丰美,物产丰富,远离战乱,安稳的生活让大月氏人忘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他们不想再失去领土。眨眼间,一年过去了,大月氏王始终没有同意和汉朝联盟,张骞只好带着遗憾启程回朝。

公元前年,张骞从大月氏离开,踏上回汉朝的路。谁料到匈奴骑兵抓住了张骞和几名使者,又被困了一年。

公元前年,匈奴内部发生斗争,张骞趁机带着堂邑父和妻儿逃了出来,这一次,他们终于回到了汉朝。

张骞在返回汉朝以后,第一件事儿就是面见汉武帝,向他讲述这些年自己在外面的所见所闻。在听完张骞的叙述以后,汉武帝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联络大月氏来夹击匈奴的计划貌似完不成了,因为如今的大月氏建立了新的国家,已经变成和平主义者的大月氏人,只想过自己安稳的日子,早已没了当初复仇的心了。

当然了,这个消息和张骞带回来的另外一个消息相比,其实不算什么。张骞在经过一番探寻后发现,原来在河西走廊以西,还有许多从未听说过的西域国家,而在中原的西南方,还有一个名叫身毒的国家,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印度。

原来张骞出访大夏国时,在一个商贾那里看到了产自中原的竹杖,这让张骞感到十分惊奇,于是便去问那个商人,这竹杖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商人说自己是身毒国人,路过蜀地才来到西域。

张骞想蜀地在西南方,身毒国一定在蜀地的西南方。

听完张骞带来的消息以后,汉武帝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地图,拥有宏图大志的他当即就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要在有生之年内,一定向这两个地方进军,为民族扩展生存空间。

他准备一路向西,打穿河西走廊,直通西域,在教训匈奴人的同时,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除此以外,他还想一路向南,打通去往身毒国的道路,勾连起新的西南商道。

在确定了目标以后,汉武帝下一步会怎么做呢?当然是直接带兵出击了。他接连发动了数次战争,只为赶紧打通河西走廊,奈何匈奴人勇猛,汉武帝在河西打了数年以后,才将匈奴人的势力驱逐出河西走廊,此时,他真正的计划才正式开始。

他进攻的第一个国家就是大宛国,该国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的费尔干纳盆地区域,因为盛产汗血宝马而闻名,是著名的良马产地。

当时汉朝非常注重战马的培育,在听说了该地有能够日行千里的宝马以后,汉武帝先是派遣使者送去了一条用黄金铸造的马,希望能用金马去交换大宛国的汗血宝马。

谁曾想人家却不领情,面对汉朝的请求,大宛国国王既不愿意送马,也不愿意卖马。嚣张的气焰激怒了使者,使者当着大宛国国王的面,将那匹金马砸了个稀碎,这让大宛国国王觉得很是不爽,于是直接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这汉朝使者。汉武帝得知此事以后,也是十分愤怒,直接调兵遣将,让李广利带着人马就杀去了大宛国。

从军事实力上来看,汉朝是远超大宛国的,可问题就出在两国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漫长的行军,还有沿途严酷的环境以及区域诸国的不配合,让汉军一路陷入了困境之中,究其原因还是和匈奴脱不了干系。

原来,当时的匈奴虽然已经退走漠北,但一直在用自己的影响力控制西域诸国,西域小国在两强之间夹缝生存,又因为匈奴离他们相对近一些,他们更害怕匈奴,不敢给汉朝的队伍任何帮助。

种种原因导致李广利的军队最终败给了大宛国。

失败的消息传回汉朝以后,汉武帝也是无比愤怒,再将李广利训斥一顿后,他先是下令任何人不得撤回玉门关,然后组织了一支更强大的军队,准备再次向大宛国进攻。为了能够解决后勤问题,他还专门组成了一支由10万多人组成的后勤军队。

对此,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认为没必要为了大宛国这样一个小国兴师动众。但汉武帝却认为,如果不灭了大宛国,那如何让西域诸国臣服呢?他讨伐大宛的真正目的不是极品马,而是为了让西域臣服,让汉朝威名远播。在震慑西域、稳固商道的同时,削弱匈奴。

不同于上一次的窘境,这一次汉军一路势如破竹,原本不配合的西域诸国,也纷纷给汉军提供起了补给,唯有一个叫作轮台的国家不愿意配合,面对不愿意配合的轮台国,汉军又会作何反应呢?

李广利直接带兵进攻,让轮台国变成了轮台城,成了汉军在西域的据点。这一次李广利没有失败,他顺利的拿下了大宛国,接连两次的进攻耗费了四年多的时间,来回一共走了1.5万公里的路,可谓是古代史上最伟大的远征之一。

而这一次的战绩也让西域诸国纷纷归附了汉朝。

在开拓西域的同时,汉武帝还不忘身在西南方的身毒国,为了探明道路,他接连派出十多队使节,深入西南走访探路,这群人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以后,终于是找到了传说中的滇国,也就是今天,以滇池为中心的云南中部和东部地区。

滇王在听说汉朝使者准备去身毒国后,不仅封闭了去身毒国的道路,还不允许汉朝使者继续西行,甚至还与汉朝使者发生了冲突,结局自然是迎来汉武帝的铁军。

此后,滇国成为了历史,留下的只有汉朝的益州郡。就这样,云南省成为了中原版图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不得不说汉武帝真的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帝王,他打败大宛国,震慑西域,让新疆成了中原版图的一部分,随后又灭亡滇国,得到云南省。

这两个省的获得,在后来的数千年时间里,给我们国家带来数不尽的利益。先说新疆,新疆是天然的战略屏障,同时它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有勾连欧洲的经贸优势,可以说他拥有经济和国防上的双重价值,而且新疆物产丰富,从各方面来说,它都算得上是天选之地。

而云南虽然在早期被中原王朝视为蛮夷之地,但它同新疆一样,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经济上来看,它是我国和东南亚陆上交通和贸易的枢纽,而且它和新疆一样,物产十分丰富。

从战略角度上来讲,处于西南门户的云南是勾连东南亚等地区的中心区域,关乎着千年的大局,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不得不感叹汉武帝的远见,如果不是他收复了这两个地方,或许历史又会不一样。

后世提及秦始皇时,总是会说他离统一世界只差一个世界地图,汉武帝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只是从张骞口中听说了西域诸国和身毒国以后,一个伟大的计划就已经在他心中诞生了。而他当时所做的一些事情,虽然在短时间内不被人们理解,甚至遭人诟病,但是时间却证明了他确实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君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794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