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鲁志愿者这个大家庭中,有一个人常被大家亲切的称作“张妈妈”。无论是危险的灾区还是贫困的山区,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她就是齐鲁志愿者张秀华。几日前,57岁的张秀华独自踏上了开往新疆的列车。这次她是要去看望伊宁县福利院的孩子们,兑现她曾经的承诺。
两天两夜的绿皮车
只为兑现一句承诺
47个小时,跨越了多公里。伊宁县福利院外,刚下火车的张秀华正在焦急的等待着孩子们放学,因为怕打扰他们上课,所以张秀华事先并未告诉孩子们她要来。“张妈妈!您怎么来了!”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孩子马秀花一眼就认出了她的张妈妈,随着孩子们相继走出校园,张秀华和孩子们激动的相拥在了一起。
从年12月25日出发,到27日抵达,这两天两夜的时间里,张秀华不知道设想过几次与孩子们重逢的场景。再次见面的她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看着孩子们比上次见的时候又长高了,长胖了,张秀华也就放心了,一路上的疲惫也随之消散。
说起张秀华与孩子们的相识,是在年的10月份,当时张秀华参加了一次由山东大学嘉年华举办的公益分享活动,从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的口中得知,在遥远的新疆伊犁自治州伊宁县福利院,有一群无家可归的孩子们,需要帮助,更需要他人的关爱。张秀华听后非常的揪心,于是就和其他齐鲁志愿者一起进行了9次爱心报纸义卖行动,筹得了2万3千多元,给当时伊宁县福利院的名孩子送去了保暖的羽绒服。也是从这天起她和他们的故事开始了。
去年8月,在爱心企业的帮助下,张秀华在北京第一次见到了伊宁县福利院中的几个孩子。这是一场孩子们的圆梦之旅,因为他们从还没有走出过伊宁,也从来没有见到过口中经常提及的“张妈妈”,这次他们都实现了。虽然仅有短短几天,但张秀华和这些渴望被爱的孩子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在分别时我就答应孩子们,一定会去福利院看他们。”张秀华说,只要她敢承诺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尤其是对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更不能让他们失望。于是,回到济南后的张秀华就开始着手安排行程,最终决定在孩子们放假前的12月25日出发。
与孩子们同吃住
既是老师也是母亲
接下来的几天张秀华和福利院的孩子们一起同吃同住,孩子们也都很喜欢这个“张妈妈”,不管是起床、放学还是睡前的休息时间,张秀华的身边总会围着一群孩子。每天伊宁县的天还没亮,孩子们就会穿好衣服在张秀华门口等待,送上清晨第一个拥抱,之后才会心满意足得去上学。孩子们天真的笑脸,是张秀华最欣慰的,也是一直以来她坚持公益事业的动力。
每天张秀华都会陪孩子们谈心,在看到老师们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她就帮忙照顾孩子。孩子的书包坏了,立马就拿来针线仔细缝上,最后还不忘嘱咐几句。“我经常给他们说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以后做个有用的人,回报社会。”张秀华说,她希望孩子们能考到山东来,这样就可以经常看到这些可爱的孩子。
对于自己的付出,张秀华觉得很值得。因为福利院的这些孩子们都很懂事。“早上孩子们起床后,只要看到有老师在整理衣物,就会自发的帮助老师们叠放整齐,自己的房间也都收拾的很好。”张秀华欣慰的说,孩子们年纪虽然不大,却能帮着老师做很多事,学习也很刻苦,这么好的孩子应该得到社会上的关爱。
相聚总是短暂的,很快就到了张秀华该离开的日子。在分别前,张秀华拿出了她为孩子们准备的新年礼物,上面有她为每个孩子写下的祝福,“少年有梦,未来有期,祝亲爱的孩子们新年快乐,早日报效国家!”。大家围坐在“张妈妈”的身边,福利院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
7年齐鲁志愿者之路
有失去也有感动
从年张秀华加入齐鲁志愿者开始,至今已有8年的时间。对她来说,做公益无大小事之分。无论是帮助家庭困难的同事,还是去偏远山区给无家可归的孩子们送温暖,只要是她力所能及,就一定会去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正因此,张秀华的公益之路感染了很多人,有爱心人士,也有爱心企业,而自己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对我来说感动最多的还是这次的新疆之旅。”张秀华说,当时她出发那天行李很多,自己一个人很难进站,于是就有一个小伙子帮她拿了一路行李,直到把她送上了车。待到下火车的时候,也有一个新疆姑娘帮她忙前忙后的搬行李,送她出站。尤其是在张秀华提到她此次新疆之行的目的时,火车上很多的乘客都对齐鲁志愿者竖起了大拇指,这让张秀华十分欣慰。
此外,懂事的孩子们也让张秀华感动万分。“我走的时候给孩子们说,让他们都好好学习,等上了大学我就以妈妈的身份去看他们。”孩子们也依依的给“张妈妈”签了保证书,还在本子上写下了想对张秀华说的话。“看着这些话,我真的很温暖。只要孩子们最后有能力照顾自己,为国家做贡献,就是我最想看到的。”说着张秀华哽咽了。
然而公益之路有得到就会又失去,在张秀华心里最愧对的就是她的家人。“今年5月27日,有爱心企业跟我联系说谈一谈百元助学的事情,医院照顾他,但一想到是关于孩子们的事情,我还是约了第二天见面。”然而让张秀华没想到的是,这次离别是她见到哥哥的最后一面。哥哥的去世成了张秀华心里唯一的遗憾。“虽然最后没能陪在我哥身边,心里很难受,但我不后悔,因为我帮助了更多的孩子,相信我哥他也是理解我的。”张秀华说。
家人的支持、孩子的笑脸
坚定将公益进行到底的决心
对于张秀华来说,她做公益的这些年有一件事让她印象格外深刻。“应该是年前后,有一次我们齐鲁志愿者去到山区做公益,在路上看到一个孩子正骑着自行车,手里头拿着冰棍,因为离家远,等孩子到地方的时候冰棍都已经化了。”张秀华说,当时她看到孩子表情很难过,一直盯着化掉的冰棍看。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张秀华却格外触动。“一个在城市里很容易买到的冰棍,到了山区就成了孩子的一件宝贝。”张秀华表示,从那时起她就更加坚定了她要将公益进行到底的决心,“只要我活着,有好事我就做。”
成为齐鲁志愿者后的张秀华,去天津爆炸案的现场,给救援队发盒饭,怕他们吃不饱,自己一天就吃碗泡面。在得知寿光受灾后立即驱车前往,为需要的人带去物资,为他们加油打气。用张秀华的话来说,她作为一名齐鲁志愿者,无论是灾区还是山区,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她力所能及她都会去做。而这些勇往直前的背后,离不开背后默默支持她的家庭。
“做公益这些年,最感谢的就是我的丈夫。”张秀华说,她每次出去做公益,她的丈夫都会早早的给她准备好饭,之后她回到家里饭菜也都是早已备好。当记者问到张秀华,这次新疆之行家人有没有阻拦的时候,张秀华表示,家人虽然担心,但都很支持她。
“我儿子知道我要去,他就早早帮我买好了往返的票,火车上我老公虽然千叮咛万嘱咐的让我注意安全,但没有半点阻拦我的意思。”张秀华说,她能安心做公益,离不开家人的支持。“我丈夫为了能让我方便的做公益,还买了辆车给我,让我可以更快的为需要的人送去温暖。”
12月30日,张秀华返回济南后又要开始新的“旅途”。“我过几天还要去留守儿童学校,还有去农村过春节,我们齐鲁志愿者都给孩子买好了衣服,到时候还要给他们送过去。”张秀华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见习记者赵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