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开伊犁河谷的设想,南疆将变湿润,吐鲁番

中科品牌影响力企业 http://www.gpitp.gd.cn/bing/20180206/82899.html

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可是适宜耕种的土地是有限的,据统计截止年底,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19亿公顷,在世界上排行第四(前三名分别是印度,美国和俄罗斯),所以为了应对增加的人口,我们就需要开垦土地。在开垦土地时,水是最为重要的,越是干旱的地区,开垦土地用来种植农作物所需要的水就越多。特别是在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可是这些土地基本上都是戈壁荒漠,土地干旱,水资源匮乏,开垦和难度很大。

所以人们只能在有水的地方开垦土地,或者从雪山脚下把水给引过来,使原本干旱的土地“恢复生机”。可是单单凭借着区域内的这一点点水资源,根本开发不了多少土地。所以人民想出了许多引水入西北的想法(特别是新疆):有红旗渠工程,有“引渤入疆”工程,甚至有人提出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口子,让印度洋的暖湿气流直接进入干旱的西北地区。

下面笔者就提出一个引水入西北的新设想,那就是挖开伊犁河谷,把大西洋的暖湿气流进入南疆,形成的降水可以在吐鲁番盆地内汇聚成一个内陆湖泊。

我们翻阅资料可以发现,伊犁河谷地区水资源十分的丰富,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河谷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可达毫米以上,在海拔较高的迎风坡地区,降水量甚至超过毫米,水资源十分的丰富,甚至在低洼处形成了“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的赛里木湖。

第二,河谷内最为主要的河流伊犁河年径流量达到了多亿立方米,但是这部分水资源在境内利用率不高,最终都就出了国门,汇入了巴尔喀什湖。

第三,伊犁河谷周围的天山山脉的山体上覆盖着大量的积雪和冰川,粗略统计这里面储存着2多亿立方米的淡水。

引水工程难度

通过伊犁河谷的地势图我们可以看到,伊犁河谷是一个V字形的山谷,天山山脉在V字形的底部交汇,阻挡了大西洋的暖湿气流继续东进。但是天山的厚度不是很厚最薄处大约只有公里左右,在理想化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在这个位置打开一个口子(相对于打开喜马拉雅山引印度洋水汽入疆来说,打开天山山脉要容易得多,因为喜马拉雅山加上青藏高原的宽度就有上千公里,打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也要几百公里)。让暖湿气流东进,使得新疆东部和南部地区有充沛的降水,这些降水可以用来开垦土地,使得新疆变成一个鱼米之乡。多余的降水还会往低洼处汇集,吐鲁番盆地是周围地势最低的,可能还会在这里形成一个新的内陆湖泊,改善周围的气候。

从实际施工上来说,在天山山脉中挖出一个通道是基本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转变思路,我们可以在天山山脉中修建引水隧道,通过隧道把伊犁河谷的宝贵水资源引入南疆盆地。

以上设想只是理想化的想法,仅供大家参考。希望有朝一日,茫茫戈壁的西北能得到充足的水资源,为我国耕地的增加,粮食的增产贡献力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85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